近日,阿里巴巴最新合伙人名单正式揭晓。合伙人数量从原先的26人大幅缩减至17人,降幅近三分之一。这一消息一经传出,瞬间引发众人关注,大家不禁纷纷发问:阿里究竟怎么了?
一、净利润飙升,AI与海外业务成“顶梁柱”
此次财报数据堪称惊艳,阿里仿佛“躺赢”:
核心电商业务稳如泰山:淘天集团收入达4498亿元,同比增长3%。88VIP会员数量突破5000万大关,高净值用户的消费能力依旧强劲,为业务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AI业务势如破竹:阿里云收入1180亿元,同比增长11%。AI相关产品更是连续7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,表现极为亮眼。刚刚开源的“千问3”模型下载量迅速突破1250万,一举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。
海外业务迎来爆发:国际数字商业收入1323亿元,增长29%。速卖通在欧洲市场份额成功反超亚马逊,Lazada也离盈利仅一步之遥,海外市场的拓展成效显著。
副业逆袭成主业:盒马GMV超过750亿元,首次实现全年盈利;高德、虎鲸文娱等业务单季盈利,阿里这些看似“不务正业”的板块,反而带来了丰厚的回报。
二、9位高管“退休”,蒋凡成焦点?
此次合伙人名单的大幅调整,在互联网圈引起了轩然大波:
退休名单星光熠熠:彭蕾、张勇、戴珊等9人退出合伙人行列。其中,彭蕾和戴珊是阿里的“十八罗汉”创始成员,张勇更是执掌阿里长达8年的前CEO,他们的退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。
新合伙人皆是实权人物:现任17位合伙人中,电商事业群CEO蒋凡、菜鸟CEO万霖、饿了么CEO吴泽明等业务一线负责人占据绝大多数,平均年龄比上一届年轻5岁,展现出更加年轻化的趋势。
蒋凡权力显著扩张:刚完成饿了么、飞猪整合的他,如今掌管着阿里几乎所有的消费业务。就连蔡崇信在股东信中都特意点名表扬他“战略眼光独到”,可见其在阿里的重要地位。
三、张勇、彭蕾等离场,阿里告别“老人时代”
这波人事变动释放出强烈的信号:
摒弃论资排辈:创始人彭蕾、戴珊的退出,意味着阿里彻底从“兄弟情义”的管理模式转向“能力优先”的用人理念,未来合伙人必须在一线冲锋陷阵,带领团队取得佳绩。
张勇功成身退:虽然张勇退出了合伙人行列,但他仍担任阿里云董事长,专注于AI基础设施建设。这或许是阿里为他开辟的“新战场”,让他在新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。
管理层大换血:现任合伙人中,技术派占比超过60%。达摩院院长张建锋、阿里云CTO蒋江伟等技术大佬进入核心决策层,进一步强化了阿里“科技公司”的标签。
四、市场反应两极分化,外资加仓,散户担忧?
财报发布后,资本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:
外资疯狂抢筹:摩根士丹利、高盛等机构连夜上调阿里目标价,外资持股比例从42%升至45%。这些机构看好阿里AI和海外业务的长期潜力,纷纷加大投资力度。
散户忧心忡忡:股吧里一片哀叹之声,不少散户担心“老人退出会导致战略摇摆”,影响公司的稳定发展。然而,机构分析师却直言:“阿里终于甩掉包袱,轻装上阵了”,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
股价逆势上扬:港股收盘时,阿里股价上涨4%,市值重回2.5万亿港元。投资者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这次变革的认可。
蔡崇信和吴泳铭在股东信中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:
全力投入人工智能:未来三年,阿里将再投入2000亿元用于升级算力,目标是让阿里云成为全球前三的AI基础设施供应商,在AI领域占据一席之地。
电商玩法革新:淘宝将全面接入“千问3”,用户搜索商品时,系统将直接给出搭配方案、比价结果,甚至能“一键生成购物车”,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。
海外持续扩张:速卖通计划在欧洲建设10个本地仓,Lazada要在东南亚复制“盒马模式”,国际业务目标占总收入30%,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。}}此次调整旨在优化合伙人结构,更好地适应公司战略发展的需求。目前,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名单缩减至17人,包括樊路远、蒋凡、蒋芳、蒋江伟、刘振飞、马云、邵晓锋、童文红、蔡崇信、万霖、王磊、闻佳、吴泳铭、吴泽明、俞思瑛、张建锋、郑俊芳。
阿里巴巴表示,每年都会对合伙人名单进行适度调整,以确保团队保持活力和创新力。此次调整不仅体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,也为未来的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。
对此,您有什么看法吗?欢迎留言讨论
安全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论坛,稳操胜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