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佛山市(国际)家居博览城A、B、C、D 栋的不动产使用权及对应土地使用权被挂网拍卖,起拍价逾10.6亿元,定于8月18日正式开拍。这一重量级资产的处置,引发市场对传统家居卖场生存现状的广泛关注。
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,仅今年7月,全国多地家居卖场就传出闭店或被法拍的消息。其中,红星美凯龙长沙首店宣布闭店,江苏南通家居巨头百安谊家资产被拍卖……传统家居卖场的转型之路迫在眉睫。
事实上,这种困境并非中小企业独有,全球知名家居企业宜家也未能幸免。今年3月,宜家中国发布公告,因贵阳商场业绩表现未达预期,决定于4月1日起关闭其线下门店,未来将专注于该市场的线上销售渠道。这是宜家进入中国市场24年来首次关闭线下门店。
广州天河某家居卖场负责人向记者坦言,早期以建材城、家具城为代表的传统卖场,尽管条件相对简陋,但凭借集中展示的优势,为消费者提供了高效的“一站式”采购便利。然而,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,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已难以满足追求便捷、个性化和沉浸式体验的现代消费者需求。
展开剩余46%记者采访多家入驻商场的家居企业发现,卖场对商户的吸引力正在下降。如今,线下流量持续向线上转移,使得卖场难以再为商家带来营收,越来越多的家居品牌正积极拓展线上渠道,包括自建电商平台、发力抖音、小红书等内容社交平台,以直接触达消费者。
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秘书长曾勇分析指出,当下,传统卖场形式的家居销售确实面临越来越高的获客难度,再加上家居行业的“内卷”现象日益加剧,价格战和服务战愈演愈烈。为了争夺市场份额,许多家居企业纷纷推出低价促销和各类优惠活动,这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,导致很多卖场经营难以为继。
曾勇强调,“面对转型挑战,线上融合购物体验成为转型方向,打造货品与场景相结合的线上线下融合沉浸式购物体验,将成为探索转型的关键方向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面对挑战,部分家居卖场已开始积极探路创新。例如,位于广州天河的宜家,正与山姆会员店、美林天地购物中心形成业态互补,共同构建融合新能源汽车体验、网红餐饮与家居生活场景的新型商业综合体。这种跨界组合模式,收获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认可,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。
文、图|记者 黄士
发布于:广东省安全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论坛,稳操胜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